其實我從小就一直養東養西的,

遺傳到老爸的吧,

聽說他還養過一隻老鷹,

而在我還有記憶時,記得老爸還抱過一隻果子狸回家,只是還在餵奶階段就被偷了,

而養魚養蝦這種一直是基本配備。

 

我也不遑多讓,

在阿嬤那讀國小時,學校裡的水溝裡有一堆蝌蚪,還記得有陣子放學後常跟同學一起撈蝌蚪帶回家養,

直到有一天發現已經長出四隻腳但尾巴還沒掉的小蝌蚪不見了,

怕是真的變成青蛙不知跳到哪兒去,

才把那一缸全部清出去。

 

而搬到台南讀國小時,有一次園遊會手氣特別好,抽到一隻黃橙橙的小雞,

超興奮的,但帶回家後不敢跟爸媽說,就把牠連同盒子藏在一樓的洗衣機後面,

直到媽媽半夜要去洗衣服,發現洗衣機後一直發出小小聲地吱吱叫,

還以為是老鼠,才曝了光,當然,小雞也被媽媽帶回阿嬤家的田地裡野放。

 

讀國中時,有晚跟同學去逛夜市,兩人佇足在某攤滿是小動物的攤子前待好久,

終於忍不住手癢玩個戳戳樂,一戳戳到隻小兔子,

超小的,比我當時的手掌還小,純白配上紅眼睛,老闆說這是迷你兔,這輩子就這麼大了。

那時超愛的,每天都把它裝在口袋裡,連上課時也帶著,反正牠又不會叫。

誰知牠後來越長越大,到最後比我的大腿還粗,

跑去跟老闆理論,老闆只是痞痞的說可能跟獅子兔混到了吧= =

不過既然養了也只能認了。

對老媽來說,只要不讓她清理環境,她就不會說話,

就這樣,也養了6、7年,期間還讓她生了6隻小寶寶,只可惜沒經驗,沒養住。

後來是因我到高雄念書,老媽不想照顧她,才把牠放到三叔公的農場。

 

好像還有段時間養過一堆三線鼠、楓葉鼠,

但確切時間已經忘了,

只偶爾去四樓的倉庫時,還會看到當時留下的鼠籠跟玩具。

 

到了高雄讀書時,當時是住在學校的四人宿舍裡,

但即使住宿,還是要在園遊會時,撈個幾條小金魚、小烏龜放在房間裏頭養。

直到要搬家時,才帶回台南倒進老爸的魚缸裡。

 

再來,就沒啥碰過寵物了,

直到某天在批踢踢見到有人要送養兩隻剛孵出來的牡丹鸚鵡,

正好老爸退休在家閒閒沒事,我便特地跑到彰化把他們抱回家,順便當老爸的父親節禮物。

老爸也真的喜歡,還特地訓練他們,且他們最愛待的就是老爸的頭頂上。

直到某天,老爸在洗籠子時,一個疏忽,兩隻一起投奔自由去了,

可能從未帶出去,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找路回家,

總之,找了好幾天,就是完全不見蹤影。

看著他們留下的籠子,老爸又表達了想再養的想法,這次還希望會講話...

幸好後來在台北遇見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灰鸚,

又再次把他帶回家,又再次成為家中的新寵。

 

但我自從自己在外租屋後,由於也有了穩定的進項,

那一顆寵物心又開始蠢蠢欲動,

從小到大,養了那麼多動物,很神奇的,就是沒有最基本款的貓狗,

於是我開始跑寵物認養展、開始跑收容所,但總覺得沒一個合眼緣的,

也曾有民眾抱小貓小狗來,但又在學長後的勸說下交給了動保團體,且當時的房子也真的無法養。

直到某天,一位老學長說家中的紅貴賓生了五隻,問我要不要。

說真的,我一開始是猶豫的,

因為我覺得我喜歡的是薩摩耶、狐狸犬、博美那種白白傻傻的,

但我一個很要好、很信服的朋友強力鼓吹,

紅貴賓超棒的,聰明、不會掉毛、沒體臭、好教...

講得讓我動心,於是還是去把牠抱回家了。

 

大概他三個月時抱回來的,

一開始小小的一團,三不五時還會啜泣,也有所謂的分離焦慮症,

對上我這個一個禮拜五天,一天要上十二小時的,沒人相信我能帶得好。

但就這麼一步一腳印的撐下來了,

錢大把大把的撒,

柵欄、籠子、尿布墊、玩具、零食、專屬電風扇、監視器、皮套、牽繩、專用汽車座椅、益生菌、骨力勁...

更別論甚麼八合一、十合一、狂犬病等一堆疫苗,

還有一個月一次的送洗+造型,

上次看醫生,還被診斷出有膝蓋骨異位第一期,被恐嚇嚴重的話一個膝蓋開刀要五萬= =

養狗是花錢的,我都不敢數投入幾萬了,

但看著他只要一聽到我插入鑰匙,就會乖乖的坐在門邊看我開門,

看著他只要一聽到要吃的話要怎樣,就會乖乖坐下等著投餵,

看著他會把玩具叼來我身前放下,再輕輕碰我,想要我跟他玩,

看著他知道只能在尿布墊上尿尿跟便便,

看著他只要我一坐到他身前,便會把肚子翻開要我摸...

雖然我們至今仍有磨合,

有時會不知道他為何叫、有時會為了他把衛生紙咬的到處都是而發脾氣、有時會為了他太暴走而無奈。

但還是要謝謝有他的陪伴,

寶寶,你要好好的。

我已經幫你預約去上課了,希望你上完後會乖乖的XD

IMG_4047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